【中国传承·人才智库】编号[ZXW00071]刘俊英·类别·传统技艺·四川省
来源:中传网
|
作者:郑垚
|
发布时间: 2019-10-23
|
1343 次浏览
|
分享到:
认证入库荣誉证书
受国家知识版权保护“中国传承人”荣誉徽章
姓名:刘俊英
性别:女
籍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出生:1960年04月
单位:成都市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
类别 : 传统技艺
成果:新繁棕编手工技艺
收录单位: 传承人网 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
简介:刘俊英花艺师系新都区心卉艺廊花店董事长、四川传统文化促进会棕编专委会会长,成都市花卉协会副会长,成都插花协会理事、四川省花卉零售花艺分会高级顾问、中国插花花艺高级教师,成都市新都区编织艺术中心理事长。
刘俊英,女,生于 1960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人,刘俊英上初中之前,受到亲戚景玉怀婆婆的影响,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棕编技艺,当时主要是为了玩耍。后来为了担起新繁棕编非遗传承的“传承、保护、开发、成长、利用、推广”的担子,2012年成立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刘俊英任理事长后,成为新繁棕编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申报成功国家专利50多项,并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奖项。多年来,刘俊英带领自己的公司团队,研发了多种棕编产品,销往全国多个城市,部分产品已经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新繁棕编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进入国家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新繁棕编,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早在200多年前就已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
新繁棕编的原料主要采用都江堰市(原灌县)、彭州市(原彭县)、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的嫩棕叶。每年四月,是艺人们采集嫩棕叶的最佳时节。采集回来的绿色嫩棕叶,先用针刺篦梳,划制成丝,变成一条条形似绿色挂面的棕丝。然后,艺人们用巧妙的双手把部分棕丝搓成棕绳,再将棕丝、棕绳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或将部分棕丝染成五颜六色,可作棕编制品的特殊装饰。制作过程中的产品造型均使用模型,模型可用木制、泥塑。
新都新繁棕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新都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为加强新都非遗项目“新繁棕编”的保护、发展、利用、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使之成为本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标签。
荣誉获得:
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插花花艺决赛——优胜奖。
第七届中国花博会(北京赛区)花艺师大赛——铜奖及多次获得全国花艺大赛各种奖项。
曾受邀于第四届杰出华裔大会华商精英合作年会暨第二届全球最具眼光的100位华人投资家颁奖典礼担任特约嘉宾。
获得新都区文体广新局颁发的新繁棕编非遗传承人称号。
入库时间: 2019年06月21日
声明:以上资料已由申报人承诺真实,如有虚假,由申报人承担全部责任
注明:版权归属为本网,如转载须说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