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491位“中医太易针灸太素脉学太易象数”传承人李金岭成功入库《传承人才智库》
来源:中传网 | 作者:陈子武 | 发布时间: 2021-01-15 | 2672 次浏览 | 分享到:

       传承人网讯:2021年1月11日,经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委会召开专家组评审会议,一致认同江苏省昆山市李金岭同志申报的“中医太易针灸太素脉学太易象数”具有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准许入库《传承人才智库》






       “ 太易”一词最早见于《列子》,是道的哲学代言,指的是天地阴阳运行发展的一个阶段,气象相博,能量信息相互作用转化,其衍生为物质,成就天人合一学说理论。上古有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其中“太”指的是其大无垠其小无内,永恒不变之理。“易”转化之无穷尽亦,即能量信息相互作用力,物质演化过程。“素”,性质,是指纯洁无瑕。“脉”是生命运动规律,山脉水脉人之脉博,万物皆有生命也。极,阴阳互含的状态,自然静态运动。后世医者在研习道家学说的过程中,逐渐将这种哲学观念带入了医学研究方面,衍生出“太易针灸”、“太素脉学”、“太易象数”,应用于中医教学及临床。






       据了解,李金岭,男,籍贯山东潍坊,中医太易针灸太素脉学太易象数传承人、太易学堂创始人、中国中医药养生专家、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全国难治病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专家委员、美国波士顿回归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李金岭1965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1981年联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创业风潮的兴起,李金岭也决心要再深入学习,充实自己,此时他接触到了中医,于1987年至1990年在湖北武汉卫生学校学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天府之国青城山拜明师张三元。历经坎坷与千辛万苦,将太易针灸太素脉学太易象数文化瑰宝,继承下来,专心致志一脉相承。




       在中医问诊的道路上,李金岭也从没有过停止学习的想法,积极充实自己的技能。2004年考取国家二级技师,2007年参加山东潍坊市劳动局举办的推拿师竞赛,荣获优秀技师称号,同年获得山东寿光市首席技师称号,享受国家补贴,2011年考取国家高级技师职称,2016年李金岭正式拜唐祖宣为师,继续深入学习中医学。







       “太易针灸”分天地人三部(皮部肉部骨部),及姊妹篇太易针灸美容针。其针刺手法包括:“点”、“刺”、“弹”、“拨”、“摇”、“刮”、“平”。能够激活人体自动调节功能,让气血有序化运行,进而完成治疗全过程。
       “太素脉学”是三部合一脉,讲天部地部人部,“天”指象学,如天象星象气象,就是大自然这个空间,即人们常常说的天干和黄经。“地”指的是时间,泛指无限轮回的地支,五行是物质的属性,比如阴阳、阴阳互含,或者说阴阳互含的比例多少。太素脉的基本条件,通过寸口诊断人体健康与休咎预后,并精准定位,亦有特殊的脉学方法,譬如龙凤脉及特殊取脉。基本分五种,一、命理脉,二、心里脉。三、生理脉。四、环境地理。五、象数脉。
       “太易象数”,象亦如形,如影而相随,星象气象不离天象;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一种通过默念数字,加强象与数合作,激活人体自动调节功能系统,平衡气血有序运行的数字疗法,常用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其中“零”代表纯洁无暇的先天,其他都是后天基数。
 
       李金岭在习得这套理疗技法之后,深入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帮助很多疑难杂症患者减轻了病痛甚至彻底摆脱了病患。李金岭医师本人也收到过多家媒体的采访,获得了来自各界的赞誉,2014你被评聘为中国中医药养生专家,2016年评聘中医疑难病研究员、太易针灸太素脉学副主任委员。另外,李金岭也在积极地传承着自己所学到的全部技法,2013年便开始太易针灸太素脉学的临床应用及教学,2014年太易学堂在上海创办,学员遍及中华大地及海外,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适宜技术人才,教学临床经验丰富,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搜索“元太易学堂”公众号了解更多


注明:版权归属为本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留言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