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553位“糖尿病辅阳升阴方”传承人伍福功成功入库《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来源:传承人网 | 作者:晓敏 | 发布时间: 2021-04-25 | 2287 次浏览 | 分享到:

         传承人网:2021年4月25日,经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委会召开专家组评审会议,一致认同湖北省枣阳市伍福功同志申报的“糖尿病辅阳升阴方”具有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准许入库《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具体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医学界尚未有定论,其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特征。目前已知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利用障碍会引起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便会引发一系列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以致危及生命,可见,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西药会对身体产生诸多的副作用,而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却可以使其得到缓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 《内经》,以后历代各家专辑论著中皆有记述,且内容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一般中医所述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黄帝内经“厥气论”曰:“肺消者,饮一尿二,死不治”,《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中医概论中内消之病(糖尿病)皆由热重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糖尿病之称谓“三消”,即为上消、中消、肾消。上消者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肾消者,病在下焦,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黛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中医整体观认为,此病是典型的整体疾病.全身症状表现也比较充分,如恶寒、烦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疮疡、心烦、胸闷、心悸、失晚多梦、昏迷、口干、口渴、多饮、易饥、多食、恶心、消瘦、乏力、厌黄、多尿、便秘痛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等。以上如此复杂的症状,分型辩治的方法很难全面兼顾,只能予以系统治疗,并应根据症状及其病理因素,调整治疗处方。

                              
  • 留言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