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453位“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伤膏”传承人李奇今成功入库《传承人才智库》
来源:中传网 | 作者:程小艳 | 发布时间: 2020-11-30 | 27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传承人网讯:2020年11月30日,经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委会召开专家组评审会议,一致认同河南省平舆县李奇今同志申报的“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伤膏具有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并向中国传承人网、中国乡土文化网《中国传承·人才智库》推荐入库。经审核完全符合入库标准,准许入库,授予受国家知识版权保护的非遗和传统文化《中国传承·人才智库》认证入库荣誉证书和“中国传承人”荣誉徽章。







       中医正骨诊疗及药物应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东汉名医扁鹊就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及外敷内服疗法。李氏特色与接骨愈伤膏项目是由传承人李奇今祖上独创,即源于古法而不泥于古法,临床操作能应手取效,实现了“法使患者人不觉,患者知痛骨已拢”的神奇效果。对位后,及时外敷“接骨愈伤膏”,加板固定,定期复查,直至患者完全康复。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据了解,李奇今,出生于1954年10月,河南省平舆县人,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伤膏传承人,主任医师,研究员,高级正骨师,中国骨伤科学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科学会副会长,中国诗词研究会员,世界诗词协会副会长,3-6届县政协常委,第四代李氏特色正骨传承人。李奇今出生于中医世家,传至李奇今已是第四代,李奇今之祖父母,父亲李俊德皆为豫东南名老中医,以中医特色正骨及研制的李氏接骨愈伤膏外敷药物实施正骨诊疗而立身。李奇今师承其父亲李俊德先生,其父在李奇今幼时便开始教授他中医基础知识,后又将祖传的中医特色正骨以及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伤膏传承于他。李奇今长期致力于骨伤科临床和理论研究,形成独特的一套伤科诊疗术,娴熟而独特的正骨手法与用药,对治疗骨折、骨不连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后遗症、骨坏死、风寒湿、关节痛等均有独特疗效。治愈跌损伤残成千上万,受到患者广泛好评。且在他的努力之下,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伤膏成功申报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得“河南老字号”荣誉。








        为将祖传的中医特色正骨以及自己的所学继续传承和发扬,李奇今在省与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5篇,三项发明专利,著有《正骨实践录》、《疑难杂症治验》、《李奇今格言集锦》、《李奇今诗词选》等专著。李奇今在掌握其祖传李氏特色正骨·接骨愈伤膏并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他在中医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并未停止,而是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付出是有收获的,他获科研成果29项,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项,获中国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奖三项,获世界中医药开发联合会和世界医药鉴定中心金奖,获联合国(TIPS)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填补了中医药在联合国的空白。曾四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重点表彰并合影留念。事迹不仅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名人辞海》等书籍,还被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时代青年、青年导报等15家新闻单位进行报道。









        
百度、QQ等浏览器搜索传承商城,获取传承人联系方式。

       《中国传承·人才智库入库还在火热进行中,期待您的申报!让我们一起为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助力助推!(中国传承人网   中国乡土文化网   郑垚   程小艳   联合报道



注明:版权归属为本网,如转载须说明来源。

特别申明:本大数据库收录的传承人仅代表他本人从事这个领域的文化或技艺的传承,是一种荣誉,而不代表其技艺水平的高低,经营是否合法,以上内容资料均由申报人提供和真实性的确认,一切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