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638位“黄家长寿面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文娟成功入库《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来源:传承人网 | 作者:晓敏 | 发布时间: 2021-08-04 | 1748 次浏览 | 分享到:

      传承人网:2021年8月4日,经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审核,认为浙江省东阳市黄文娟同志申报的“黄家长寿面手工制作技艺”具有传承价值,符合申报条件,准许入库传承人网《中国传承·人才智库》,并授权使用受知识产权局保护的“中国传承人及图”牌证。


      

      黄家长寿面源自上世纪三十年代,黄家祖母用于招待来客亲戚的“体面”食品。当时粮食紧张,只有来客时,先做成手工面,再把珍藏的火腿、鸡蛋配上生姜老酒烹成“牵头”和汤料,加以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长寿面呈捧给珍贵的客人,而家人一般只有生日那天才可能吃上。



      据了解,黄文娟,生于1967年2月,浙江东阳人,黄家长寿面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继承了“黄家长寿拉面馆”。少年时随母亲学习了姜片面的制作技艺,八十年代初在东阳老车站附近的篷盖区租了一个小摊位,专营手工面,以解来往匆匆的旅客饥饿之急。因为她们诚信待客,精工细作,黄家长寿拉面名声鹊起。30多年来,黄文娟仍采用传统秘制姜片,传统方式熬制高汤,并坚持纯手工制作拉面,其制作出来的黄家长寿面味道醇香、拉面劲道、香糯可口。很多新老客人不辞远近而来,只为了这碗姜片大排面,当地人也称“黄家长寿拉面馆”的生姜面可是东阳面馆的一个传奇。





    1993年,因为拆迁,店铺移至市中心黉门前,为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需求,她们对手工面的制作进行了改善。采用原材料精致的面粉,上好的新姜,鲜嫩的猪肉来制作。沿袭黄家老祖母和老母亲用瓦罐蒸土鸡的方式,把切薄的嫩姜和着土鸡、土猪肉长时间地用慢火炖,这样炖出来的猪肉和鸡肉鲜嫩无比,而薄姜片撒在手工面的上面,则香气四溢。四邻八舍,闻香则来,近远顾客,络绎不绝,久而久之,名声远扬。



    

      2009年底,黄文娟又把店面开在吴宁西街老人民医院的对面。新老顾客接踵而至,全是缘于对黄家长寿面的那份厚爱。2010年8月,“黄家长寿R面”正式注册商标,成为东阳市第一家具有注册商标证的手工面。2016年,黄家长寿面迁徙到兴平西路209号,生意红火,享誉不尽。几代人的苦心经营,“黄家长寿面”作为一个商品,成为几代东阳人乡情的记忆。



      黄文娟近期将受邀参加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举办的隆重授牌仪式,凡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传统行业的从业者均可以申报入库!(传承人网 晓敏  编辑)



注明:版权归属为本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申明:本大数据库收录的传承人仅代表他本人从事这个领域的文化或技艺的传承,是一种荣誉,而不代表其技艺水平的高低,经营是否合法,以上内容资料均由申报人提供和真实性的确认,一切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