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网:7月12日,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在中国传承人许华的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一一凉山南红艺术馆举行了“乡村振兴与彝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座谈会。

“过往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非遗要走出去必须借用现代化的平台,平台的建设真的很重要。”凉山州非遗中心克惹晓夫主任十分赞同与认可彝族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战略,并在会上提到了各项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同时他也提出,优质的资源需要优质的平台、优质的设计去支撑发展,更提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传承人是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观点与建议。克惹晓夫主任认为,这样的彼此联系、共谋发展是可以达到文化与产业共同进步,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的,当然,他也相信这是所有人的愿景。

图说:凉山州非遗中心克惹晓夫
“怎样把握机会?如何开发南红资源与古彝文化之间的联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需要专业的人参与,而这个过程更需要专家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来自美姑的侯拉坡深感——美姑作为古彝文化保存较好之地但却没有好好得到发展的现状。历史悠久的古彝文化需要传承,但也需要创新,同时它又需要与凉山南红相联系助力到凉山的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候拉坡认为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只有找到古彝文化与凉山南红怎样结合、怎样联系的最佳模式,才能够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得到更多人的接受与认可。

图说:侯拉坡
而说到美姑古彝文化的保存问题,中国美术学院高文教授也说:“美姑县作为毕摩文化保存很好的一个地方,一个很好的非遗项目的发展不光带动的是当地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会带动当地的产业与教育,中华文化同源性传承的问题也会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教授致力于古彝文化研究,在会上他系统地向各位参会人员介绍了其关乎古彝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与学生们共同设计的相关作品。不仅仅是理论阐释,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一件件结合了古彝元素的作品:帽子、T恤,还有其余艺术品。这让在场的众人更加相信古彝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与未来,同时也深感当下的传承确实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召开本次座谈会的意义所在。

图说:中国美术学院高文教授

此次座谈,围绕“中华上古文明与古彝文化高峰论坛”、“中国传承人助力凉山州乡村振兴高峰论坛”、“非遗和传统文旅产业试点示范村项目”、“民间中医康养文旅综合体”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南红文化”、“彝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思路与对策。“好的文化、好的合作需要好好的研究,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一起去探讨古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去谋求如何立足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一句话,埋头做事,寻求发展。”

图说: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主任潘辉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主任潘辉、执行主任郑壵、中国美术学院高文教授、凉山州非遗中心克惹晓夫主任、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沙玛打各教授、彝族文化学者阿余铁日、凉山彝品创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和执行董事石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彝族文化学者老板萨龙、彝族文化学者马玉松、西昌学院民族团结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拉坡、凉山日报社主任记者白明云、民族音乐人拉铁、西昌琢如玉雕技术培训学校许忠校长等近30人参加。